安阳师范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0 20:05:40文/高考志愿库

从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77分到536分,录取位次在125538名到26680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安阳师范学院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四川录取人数。

安阳师范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

1、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5538名;

2、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0770名;

3、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1817名;

4、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0409名;

5、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5360名;

二、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

1、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四川 本二 477 125538 11
2022 四川 本二 522 28464 12

2、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四川 本二 485 120770 11
2021 四川 本二 524 27938 12

3、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四川 本二 499 111817 11
2020 四川 本二 510 26733 12

4、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四川 本二 515 110409 11
2019 四川 本二 524 26680 12

5、安阳师范学院在四川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四川 本二 508 115360 11
2018 四川 本二 536 29882 12
吉林医药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师范学院和咸阳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师范学院和台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师范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体育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韩山师范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余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师范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安康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安阳师范学院介绍

安阳师范学院位于甲骨文故乡、殷墟所在地、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市,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1949年被命名为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改名为安阳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恢复为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阳教育学院、安阳市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安阳师范学院。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0年,成为河南省17所特色骨干大学、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之一。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性大学。学校占地1826亩,建筑面积7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11万册。设有22个教学院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硕士专业、64个本科专业,拥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重点学科4个。学校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近6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00余人。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团队4个、高校创新团队12个。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3人、高校创新人才29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9人、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9人,在2020年《中国大学评价》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中,学校教师学术水平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282位、河南省第10位。学校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