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6 16:20:53文/高考志愿库

从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47分到569分,录取位次在63350名到1274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山东录取人数。

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3350名;

2、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366名;

3、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5949名;

4、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1354名;

5、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3409名;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东 1段 547 63350 6
2022 山东 1段 563 44366 78

2、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东 1段 554 55949 6
2021 山东 1段 567 41354 74

3、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东 1段 571 53409 6
2020 山东 1段 581 43444 71

4、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63 41585 6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71 34998 53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63 12743 12

5、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山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东 理科 本科 569 41451 6
2018 山东 理科 本科 583 31081 47
2018 山东 文科 本科 569 14798 12
天津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云南民族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沈阳师范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四川轻化工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首都体育学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四川音乐学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皖南医学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民族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理工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建筑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天津中医药大学介绍

学校概况2021年05月06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静海团泊湖畔新校区。学校已入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政府三方共建高校之列。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心、中医药防治疾病中心、中医药国际教育和交流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医药文化中心,并建有天津中药植物园、天津中医药博物馆等。学校现有本科生近万人,研究生近400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70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拥有国家“*”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3个。学校直属附属医院3所,临床医院十余所,二级学院16所,研究院所6个。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拥有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