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03 17:31:37文/高考志愿库

从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81分到619分,录取位次在9621名到126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西录取人数。

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621名;

2、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835名;

3、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781名;

4、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367名;

5、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514名;

二、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西 本一 581 9621 95
2022 江西 本一 584 1595 56

2、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西 本一 599 8835 128
2021 江西 本一 616 1551 84

3、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西 本一 610 8781 127
2020 江西 本一 595 1485 79

4、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西 本一 592 9367 132
2019 江西 本一 601 1452 73

5、华中师范大学在江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西 本一 601 8514 137
2018 江西 本一 619 1261 58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华中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华中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华中师范大学日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华中师范大学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现有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65人。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8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