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04 03:09:44文/高考志愿库

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录取最低分大约在289分到289分,录取位次在158510名到4671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苏录取人数。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

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983名;

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5510名;

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8510名;

4、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7245名;

5、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5911名;

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

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73 54983 32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39 158510 5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441 157245 4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43 155911 69

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76 55510 2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22 148490 18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23 148062 5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424 147591 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26 146711 56

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苏 理科 本二 318 143172 95
2020 江苏 文科 本二 295 46718 15

4、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苏 理科 本二 310 143861 95
2019 江苏 文科 本二 291 47572 15

5、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江苏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苏 理科 本二 289 140082 95
2018 江苏 文科 本二 289 48982 15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金融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新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合作双方为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建校至今已有35年的办学历史。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5年,学校更名为中山学院,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至今,合作双方共同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16年至2020年,学校先后被遴选为“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发扬“敢为天下先”和“爱国奉献”的精神,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为三大核心战略,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自主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双轮驱动,深入推进落实“省市共建”、“应用型转型试点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各项任务,以教育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宗旨,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选准方向、抓好重点,创新机制,加快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人数近1.8万人,录取分数、投档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设有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与食品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1个二级学院(教学部)。(一)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学校积极融入到区域创新驱动战略中,集中优势资源,凝练特色与优势,以目标导向推进学科建设落地生效,“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省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在学科建设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以电子类专业,工、管为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