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04 00:36:19文/高考志愿库

从厦门大学在江苏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厦门大学在江苏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83分到386分,录取位次在38724名到52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厦门大学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苏录取人数。

厦门大学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厦门大学在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

1、厦门大学在江苏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382名;

2、厦门大学在江苏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46名;

3、厦门大学在江苏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1名;

4、厦门大学在江苏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457名;

5、厦门大学在江苏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24名;

二、厦门大学在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

1、厦门大学在江苏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70 5382 6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4 746 11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8 541 7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80 27305 3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4 24286 12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620 5628 14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21 5346 13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2 5049 43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4 4527 26

2、厦门大学在江苏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74 6457 6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3 624 13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5 529 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49 38724 3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51 36946 13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611 4816 15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2 4578 45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2 4578 13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5 3904 26

3、厦门大学在江苏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98 4902 99
2020 江苏 文科 本一 398 619 23

4、厦门大学在江苏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92 4729 99
2019 江苏 文科 本一 387 727 21

5、厦门大学在江苏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苏 理科 本一 383 4417 98
2018 江苏 文科 本一 386 582 20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和梧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池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鞍山师范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湘南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明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东软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和西南石油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荆楚理工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康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龙岩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嘉兴南湖学院和厦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厦门大学介绍

厦门大学(Xiamen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性大学。建校迄今,学校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0个学院和16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交叉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8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017年,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7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3.6%(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有2363人,占85.1%。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7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5人、青年学者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