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1-08 12:58:45文/高考志愿库

从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81分到381分,录取位次在5346名到472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京邮电大学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苏录取人数。

北京邮电大学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346名;

2、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039名;

3、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902名;

4、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729名;

5、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337名;

二、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1 5346 48

2、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0 5039 48

3、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98 4902 43

4、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92 4729 42

5、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苏 理科 本一 381 5337 42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和济宁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和武汉晴川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和黄河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和武汉东湖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重庆移通学院和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和沈阳药科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和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北京邮电大学介绍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以**中国*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大学。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并设有研究生院。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学校现有海淀校区、昌平校区。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27000余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56000余名。北京邮电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网络强国战略目标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特色名校战略、科技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开放办校战略、文化铸校战略、依法治校战略、和谐荣校战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事业型思维,不断推进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