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6 03:32:17文/高考志愿库

从台州学院在河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台州学院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01分到534分,录取位次在296564名到2381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台州学院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南录取人数。

台州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台州学院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台州学院(较高收费)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2453名;

2、台州学院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7371名;

3、台州学院(较高收费)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6564名;

4、台州学院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3956名;

5、台州学院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9222名;

二、台州学院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台州学院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南 本二 448 232453 8
2022 河南 本二 493 147371 117
2022 河南 本二 523 25960 14

2、台州学院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南 本二 401 296564 8
2021 河南 本二 513 123956 94
2021 河南 本二 555 24689 8

3、台州学院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南 本二 538 119222 100
2020 河南 本二 553 23819 10

4、台州学院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南 本二 490 123275 91
2019 河南 本二 527 27625 19

5、台州学院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南 本二 479 125497 92
2018 河南 本二 534 28372 18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和台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台州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台州学院和山东农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台州学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台州学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四川文理学院和台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台州学院和四川农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吉林警察学院和台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和台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太原工业学院和台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台州学院和浙江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南女子学院和台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台州学院介绍

台州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办学体制的性普通本科高校,办学源头上溯至1907年成立的三台中学堂简易师范科,1958年开办高等教育,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台州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本科。学校在发展历程中海纳百川,1995-2007年间,原台州教师进修学院、临海师范学校、台州卫生学校、温岭师范学校相继并入。2008年,以17A2B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入选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0年进入中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前十强,先后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省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浙江建设突出贡献集体、省4A级平安校园、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单位等称号。学校分椒江、临海两地三校区办学,总占地面积1670余亩、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22万册,直属附属医院4家,办学条件良好,校园风光优美。下设人文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大数据)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教育(体育)学院、航空工程(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椒江校区以工、经、管、医、艺为主,在校生约10000人;临海校区以文理和教师教育为主,在校生5000余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首位战略,创造性建立人才和科研“特区”高等研究院,完善“1+X”人才政策体系,建立了一支1150余人规模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顶尖、高端人才10余人,柔性引进了14个由“长江”“杰青”等领衔的高水平创新团队;6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30多人次被授予全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