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1-11 17:26:36文/高考志愿库

从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54分到574分,录取位次在48578名到871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湖北师范大学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贵州录取人数。

湖北师范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075名;

2、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578名;

3、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7210名;

4、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642名;

5、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3865名;

二、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贵州 本二 454 48075 65
2022 贵州 本二 554 8719 33

2、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贵州 本二 457 48578 65
2021 贵州 本二 557 9885 35

3、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贵州 本二 477 47210 58
2020 贵州 本二 548 9346 47

4、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贵州 本二 470 44642 65
2019 贵州 本二 543 9561 42

5、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贵州 本二 481 43865 65
2018 贵州 本二 574 9817 42
重庆移通学院和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湖北师范大学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英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首都体育学院和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和皖南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和江汉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和邵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和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天津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和湖南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和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湖北师范大学介绍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绿茵广场、曲径小道、花坛公园、楼台亭榭、形象雕塑、书画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文明校园”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0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专业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改革试点项目、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22人,教授133人,副教授3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43人,硕士学位的579人。教师中有“楚天学者”“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