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08 21:55:11文/高考志愿库

从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70分到524分,录取位次在22466名到3427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南京工业大学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甘肃录取人数。

南京工业大学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1、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466名;

2、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269名;

3、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860名;

4、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816名;

5、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071名;

二、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1、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甘肃 本一 470 22466 165
2022 甘肃 本一 507 4101 4

2、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甘肃 本一 489 17269 160
2021 甘肃 本一 532 3639 9

3、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甘肃 本一 518 13860 170
2020 甘肃 本一 552 3427 9

4、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甘肃 本一 528 13816 170
2019 甘肃 本一 547 3508 9

5、南京工业大学在甘肃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甘肃 本一 537 13071 170
2018 甘肃 本一 524 3754 9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和太原工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和渭南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和沈阳化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南京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和信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桂林学院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南京工业大学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8万余人。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4项、二期项目6项、三期项目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8个,本科专业91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学校在2021年9月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6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1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并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0-7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