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4 22:56:18文/高考志愿库

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05分到598分,录取位次在30186名到185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福建录取人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77名;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17名;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720名;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921名;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890名;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87 2077 4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74 16720 1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79 14921 7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82 13890 3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87 12310 48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89 2017 5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88 13474 3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89 13154 6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96 10909 50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72 16709 3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97 10139 52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94 1851 5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505 30186 3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559 12066 52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590 1973 5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福建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福建 理科 本一 561 12313 48
2018 福建 文科 本一 598 2062 4
武汉轻工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财经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政法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宁夏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化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华东交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软件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东北石油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南京工程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科技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校园概貌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现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67111平方米。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办学思想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弘扬“严在地大”的校风学风,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秉承“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开放包容”的治校理念,营造“独立思考、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优越而独特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的改革,在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254人,其中教师185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