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5 11:41:18文/高考志愿库

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49分到449分,录取位次在52011名到10836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内蒙古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内蒙古录取人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历年录取分数线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2011名;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6217名;

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309名;

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768名;

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3992名;

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历年录取分数线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内蒙古 本二A 349 52011 63
2022 内蒙古 本二A 411 13551 8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内蒙古 本二A 353 46217 56
2021 内蒙古 本二A 460 10836 8

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内蒙古 本二A 369 48309 45
2020 内蒙古 本二A 482 12024 6

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内蒙古 本二A 385 48768 45
2019 内蒙古 本二A 489 11522 6

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内蒙古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内蒙古 本二A 393 43992 48
2018 内蒙古 本二A 449 13471 10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长沙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平顶山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信阳学院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内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湖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介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首任校长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担任。学校原隶属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63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学校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北的山野乡间。边疆农村办学45年,学校师生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传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之路。2003年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进入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办学精神,并因优良校风和办学实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120.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6亿元,图书223.31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467人,其中专任教师953人,教授183人、副教授26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5人,占比39.3%;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33人,占比14.0%。学校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王震讲座教授”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建有1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头雁”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1个农垦总局领军人才梯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