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1 19:10:46文/高考志愿库

从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0分到495分,录取位次在244852名到11217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成都工业学院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山东录取人数。

成都工业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4852名;

2、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9739名;

3、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7149名;

4、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2171名;

5、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7368名;

二、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东 1段 460 244852 18

2、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东 1段 505 139739 18

3、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东 1段 506 157149 19

4、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00 112171 19

5、成都工业学院在山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东 理科 本科 495 117368 16
成都工业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成都工业学院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成都工业学院和沈阳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工业学院和闽江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工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成都工业学院和河南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工业学院和聊城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黑龙江科技大学和成都工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工业学院和南京工程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沈阳化工大学和成都工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工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成都工业学院和太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成都工业学院介绍

成都工业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学校创办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省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学校曾先后12次更名,历经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直属国家电子工业部,1987年起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省电子工业厅主管,2000年调整为四川省教育厅主管。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年在我校染织专业学习。*同志曾视察过我校,并亲笔为学校七十五周年校庆题词:“发扬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学校现为国家“十三五”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学校,获得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单位资格,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和“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科技园为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入围首批四川省高校创新改革试点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并当选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联盟、四川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校地合作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理事长单位,加入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以及“一带一路”工学院联盟并当选为常务理事单位,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校共建”院校,获得“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建校108年以来,学校从未间断过办学,始终秉持“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按照合格本科标准和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总体要求,更新思想观念、深化改革、聚焦本科教学,确立了“地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