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3 22:28:22文/高考志愿库

从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23分到516分,录取位次在75975名到12564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京城市学院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辽宁录取人数。

北京城市学院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364名;

2、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450名;

3、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5975名;

4、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2695名;

5、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4153名;

二、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474 18364 3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433 75975 11

2、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10 18450 3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423 72695 7

3、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450 64153 6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17 16135 3

4、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464 60934 15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469 58643 1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16 16655 1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35 12564 5

5、北京城市学院在辽宁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辽宁 理科 本科 466 59688 18
2018 辽宁 文科 本科 516 13630 6
沈阳城市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北京城市学院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城市学院传播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城市学院金融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北京城市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城市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城市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城市学院车辆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城市学院城市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城市学院和蚌埠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城市学院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武昌首义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北京城市学院介绍

北京城市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性普通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学历学位资格,并举办中职、高职专科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实行公有民办体制的新型高校,以务实、创新而著称,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恪守为民办学的公益性宗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型、实用性为特色,以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走“本科立校,依法治校,优质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学校实施“适合教育、全人教育、有效教育、实用教育”的育人理念,全力创建高水平大学,全心造就高素质人才。 学校艰苦创业,不懈努力,设置理工、文法、财经、艺术、外语、管理、医药等学科门类百余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教工2000余名,学校馆藏图书200余万册,实验实训室百余个,学生公寓等设施齐全,校园网络先进快捷。 学校拥有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以具有国内外名牌高校学术背景的博士和正、副教授为主体,以“双师型”人才为骨干,其中有数十名国家级、市级专家和教学名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另有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法、德、西、葡、日等语种的外教。兼任教师队伍多为来自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教师和行业、产业部门的工程师、企业家、技术专家。师资多样化的组合为教育教学带来了鲜明的特色和可靠的保障。 学校十分重视实用性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学校建立了社会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济、教育发展、3D打印技术等多个校级、市级研究院所和基地,在多个领域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教师论著和科研成果不断获得全国性和省市级奖项。学校面向社会开展社区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咨询、技术转让和志愿服务,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学校注重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先后同50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选派各专业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