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2 06:40:29文/高考志愿库

从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41分到556分,录取位次在29486名到5160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苏州科技大学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辽宁录取人数。

苏州科技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738名;

2、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053名;

3、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7636名;

4、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229名;

5、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164名;

二、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41 6738 12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543 27636 16

2、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70 6053 12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49 25229 16

3、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48 24164 14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80 5405 14

4、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50 24949 14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75 5160 14

5、苏州科技大学在辽宁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辽宁 理科 本科 543 29486 14
2018 辽宁 文科 本科 556 6355 14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日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苏州科技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苏州科技大学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苏州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苏州科技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苏州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苏州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苏州科技大学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苏州科技大学介绍

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2900余人,国际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学校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工程学”学科跻身ESI前1%;6个学科入选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4个学科入选“十三五”省重点学科。64个本科专业中, 1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6个专业通过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等一批名家名师;国家“杰青”获得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0余人;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在内的各类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360余人;省“双创团队”在内的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0支。 学校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包括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近五年,学生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及铜奖、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赛特等奖、全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