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6 07:10:34文/高考志愿库

从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录取最低分大约在230分到294分,录取位次在153149名到13382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宁波财经学院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苏录取人数。

宁波财经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

1、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1734名;

2、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1356名;

3、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3149名;

4、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2114名;

5、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2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8118名;

二、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历年录取分数线

1、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78 51734 27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47 153149 43

2、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83 51356 26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35 142114 44

3、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苏 理科 本二 321 138118 44
2020 江苏 文科 本二 301 44183 26
2020 江苏 文科 专科 230 13382 5

4、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苏 理科 本二 313 139332 30
2019 江苏 文科 本二 296 45500 30

5、宁波财经学院在江苏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苏 理科 本二 292 137206 30
2018 江苏 文科 本二 294 46409 35
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宁波财经学院和石家庄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宁波财经学院和东北财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宁波财经学院国际商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宁波财经学院和河北北方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宁波财经学院工业设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宁波财经学院和广西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宁波财经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宁波财经学院和河北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宁波财经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宁波财经学院介绍

宁波财经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工、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2001年,2008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8年由原校名“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学校现有本部校区、杭州湾校区、象山校区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设有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富管理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象山影视学院、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文体部等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万人;拥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9.23%,副高及以上教师占比34.08%,应用型教师占比48.76%,省151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市领军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一流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4个。近三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4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新兴特色、优势重点专业20个。近五年,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6项,获得省、市教学成果奖14项,在校生获国家级各类竞赛奖项1700余项;学校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在“双创”价值引领下,持续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改革。创新构建“双院制”协同育人模式,与企业共建共管大宗商品商学院、家族财富研究院等7个特色产业学院。规模化推进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应用能力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