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02 17:01:24文/高考志愿库

从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22分到603分,录取位次在52061名到5005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广州医科大学湖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湖南录取人数。

广州医科大学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407名;

2、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763名;

3、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2061名;

4、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1635名;

5、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7343名;

二、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5 6407 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2 52061 3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0 31635 7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57 27343 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82 14722 1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4 13886 3

2、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65 6763 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2 25089 3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5 23509 5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77 22368 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95 13895 3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99 12398 15

3、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01 15366 23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595 5005 8

4、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76 14859 23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586 5246 8

5、广州医科大学在湖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湖南 理科 本一 598 12425 23
2018 湖南 文科 本一 603 5379 8
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广州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广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广州医科大学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18所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学科ESI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学校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0个省(部)级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二、胸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专科排名全国第七。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8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79人。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共有省级及以上优势专业1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建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