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5 04:10:07文/高考志愿库

从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5分到589分,录取位次在37555名到555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昆明理工大学湖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湖北录取人数。

昆明理工大学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6054名;

2、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994名;

3、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994名;

4、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546名;

5、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573名;

二、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65 36054 5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5 6994 6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555 6994 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7 37555 37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政治) 本科 544 33215 2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8 30833 5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50 29685 8

2、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65 11546 5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85 6573 6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585 6573 2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590 5558 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9 30796 35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3 28749 8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74 28228 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政治) 本科 574 28228 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7 26732 42

3、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571 28409 90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558 6597 17

4、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551 28532 87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565 6486 23

5、昆明理工大学在湖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湖北 理科 本一 556 30161 103
2018 湖北 文科 本一 589 6275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和内蒙古艺术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昆明理工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航空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川北医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昆明理工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青岛滨海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贵州民族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会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和南京传媒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昆明理工大学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4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3915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屈维德教授首创“冲击消震原理”,应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刘北辰教授发明了世界首座倒张拱钢索桥;李梦庚教授发明的“粗锡电热连续结晶机除铅铋工艺及设备”,被西方冶金界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与戴永年教授发明的“焊锡真空分离铅锡技术”联合构成了现代火法锡精炼技术,推广至全球炼锡厂。同时,学校发明的“内热式多级连续真空蒸馏金属分离技术”世界领先,“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微波冶金反应装置”实现万吨级成套装备自主创新,“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的镍冶炼创新技术体系”属世界首创,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和新装备将世界锡精炼水平发展到新高度,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构建了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灵长类靶向基因编辑技术被评价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里程碑性工作……,为国家乃至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1月21日,*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云南科教资源比较丰富,既有像昆明理工大学这样的全国著名高校,也有像中科院昆明分院这样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省属科研院所也不少。要把这些条件利用好,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要集聚创新人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补上云南创新人才缺乏的短板。”这既是总书记给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