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1-16 17:23:07文/高考志愿库

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86分到435分,录取位次在279013名到97100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南录取人数。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2、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79013名;

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63849名;

4、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9909名;

5、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1170名;

二、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南 专科 - - 5
2022 河南 专科 - - 10

2、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南 专科 413 279013 5
2021 河南 专科 462 99769 10

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南 专科 435 263849 5
2020 河南 专科 466 97100 10

4、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南 专科 420 229909 5
2019 河南 专科 447 99577 10

5、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南 专科 386 251170 5
2018 河南 专科 435 98444 10
2024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制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介绍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于胶东半岛烟台,有两个校区,分别在著名旅游风景区烟台养马岛和素有“梨乡”美誉的莱阳,占地965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学校资产总额7.86亿元。学校建有藏品丰富、底蕴深厚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拥有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践教学中心7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68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藏书73万余册。  建校60多年来,学校秉承“励志笃学、厚德济生”的校训,发扬“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校风和“勤学慎思、惟真惟新”的学风,坚持“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依托行业、开放办学”的办学定位、“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学生为本、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精技善能”的育人方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文化润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培养“品优技高”的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在办学实力、办学效益、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教师中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4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4人。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3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名中医药专家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