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2 20:55:59文/高考志愿库

从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79分到628分,录取位次在20862名到1179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大连医科大学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北录取人数。

大连医科大学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9795名;

2、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9006名;

3、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958名;

4、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862名;

5、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791名;

二、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79 19795 15

2、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88 19006 17

3、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25 16958 14

4、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91 20862 14

5、大连医科大学在河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北 理科 本一 628 11791 14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和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和德州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科技学院和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和楚雄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大连医科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大连医科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文华学院和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大连医科大学海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大连医科大学介绍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66.8亿元,设备总值26.7亿元。实体藏书285.3万册,电子馆藏172.68万册,数据库资源59种。现有二级单位50个,其中,教学、科研单位23个、管理部门20个、教辅部门6个,独立学院1个。现有附属医院27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4所。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24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学校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928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30余人、副高级职称116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5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00余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16个。现有国家级各类人才63人次,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有省部级各类人才230人次,其中,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30人,省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