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2 13:03:58文/高考志愿库

从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23分到565分,录取位次在69135名到1072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北录取人数。

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857名;

2、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070名;

3、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282名;

4、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9854名;

5、天津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在河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1337名;

二、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49 11857 64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64 29282 170

2、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53 12070 64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42 49854 172

3、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73 51337 48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11 24487 117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67 10729 56

4、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83 25132 120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523 69135 48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61 14303 60

5、天津理工大学在河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北 理科 本一 595 25725 114
2018 河北 理科 本二 529 67970 48
2018 河北 文科 本二 565 15795 60
2024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天津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天津理工大学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和贵州财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天津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郑州商学院和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贵州民族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和合肥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天津理工大学陕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天津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天津理工大学介绍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总占地面积159.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96万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现有专业学院15个,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等机构。现有本科专业6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学科1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学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编有国家级精品和规划教材14部,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学校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10个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重教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