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5 21:08:27文/高考志愿库

从新余学院在贵州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新余学院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15分到523分,录取位次在80918名到2126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新余学院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贵州录取人数。

新余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新余学院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新余学院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7462名;

2、新余学院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4673名;

3、新余学院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0918名;

4、新余学院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8210名;

5、新余学院在贵州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8210名;

二、新余学院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新余学院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贵州 本二 415 77462 6
2022 贵州 本二 514 21268 4

2、新余学院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贵州 本二 422 74673 6
2021 贵州 本二 520 21789 4

3、新余学院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贵州 本二 432 80918 6
2020 贵州 本二 508 21667 4

4、新余学院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贵州 本二 422 78210 6
2019 贵州 本二 497 23757 4

5、新余学院在贵州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贵州 本二 431 78210 6
2018 贵州 本二 523 25125 4
新余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枣庄学院和新余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余学院和昆明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余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武汉学院和新余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余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和新余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新余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余学院和洛阳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余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兰州城市学院和新余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吉林警察学院和新余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新余学院介绍

新余学院坐落于江西省新型工业城市——新余市。新余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1930年,*同志在新余罗坊留下光辉著作《兴国调查》。新余学院是新余市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校园占地面积133公顷(据教育部权威发布,学校在全国2900多所高校中占地面积排名列363位,绿化面积排名285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建有172个校内实验(训)室,16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163万册,电子图书137万册。网络出口总带宽24G,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项目建设实施单位、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试点高校、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改革项目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卓越创新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江西省高校首届十大文明校园、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8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我校位列506名,列2010年全国同年升本的22所高校第8名。学校现设13个二级学院,3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18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确立为省级一流专业。学校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70项,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编写出版教材、专著200余部。学校拥有江西省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建设学科,建有江西省太阳电池新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首批装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