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1-29 02:52:52文/高考志愿库

从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10分到565分,录取位次在88252名到643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东华理工大学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贵州录取人数。

东华理工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7391名;

2、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8100名;

3、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396名;

4、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0719名;

5、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817名;

二、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贵州 本一 473 37391 59
2022 贵州 本一 552 9142 10

2、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贵州 本一 475 38100 56
2021 贵州 本一 565 8194 13

3、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贵州 本一 501 34396 50
2020 贵州 本二 471 50719 12
2020 贵州 本一 563 6433 8

4、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贵州 本一 489 34817 44
2019 贵州 本二 410 88252 4
2019 贵州 本二 464 47905 11
2019 贵州 本一 559 6552 5
2019 贵州 本二 532 12072 8

5、东华理工大学在贵州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贵州 本一 507 31551 33
2018 贵州 本二 477 46109 27
2018 贵州 本二 483 42976 2
2018 贵州 本一 585 7633 6
2018 贵州 本二 565 11732 7
东华理工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东华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营口理工学院和东华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和东华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东华理工大学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贵州理工学院和东华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东华理工大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闽南师范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东华理工大学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东华理工大学介绍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语言文化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宗旨,牢记服务国防军工的历史使命,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高擎“核学”“地学”两杆大旗,加速内涵发展、强化学科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国防军工事业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24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政府部门领导、商界精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学校现有南昌、抚州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500余亩。设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抚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研究生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防科技学院(核能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余个教学单位。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