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03 16:59:57文/高考志愿库

从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49分到423分,录取位次在125130名到3549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广西录取人数。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9477名;

2、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5130名;

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2581名;

4、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6431名;

5、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3860名;

二、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西 本二 373 119477 98
2022 广西 本二 455 37356 67

2、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西 本二 360 125130 98
2021 广西 本二 444 36827 67

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西 本二 377 112581 89
2020 广西 本二 414 35493 76

4、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西 本二 364 116431 82
2019 广西 本二 419 38728 83

5、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广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西 本二 349 113860 51
2018 广西 本二 423 40552 64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日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介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坐落于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世界美食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两个国家级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地域,三面环水,园林式校园智能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交相辉映。学院创办于1998年,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学院举办方——百年名校扬州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3个,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现设有文法系、经济管理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土木电气工程系、化工与医药系、旅游与艺术系、基础部等7个系(部),3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院目前在校生12000余人,校区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面积2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多万册,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在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施等方面,充分共享校本部资源,其中主讲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65%以上。近年来,学院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自有教师队伍,推进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探索建立“讲席教授”制度,目前学院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1人,入选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近20人,专任教师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7.3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重点项目1项);承担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司法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