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12 19:28:50文/高考志愿库

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42分到525分,录取位次在54106名到9615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福建录取人数。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

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324名;

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3186名;

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3783名;

4、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9464名;

5、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106名;

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

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14 44324 35

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0 43186 35

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00 43783 10

4、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63 49464 15
2019 福建 文科 本二 538 9615 5

5、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福建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福建 理科 本二 442 54106 10
2018 福建 文科 本二 525 11707 5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辽宁师范大学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齐鲁工业大学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上海健康医学院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理工大学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和西华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农业大学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防灾科技学院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和华侨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和浙江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介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小学和学前师资为重点的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其前身江苏教育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建国初期江苏省17所公办本科学校之一。1959年,学校在全国省级教育学院中率先举办普通本科教育。学校在“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复办。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校坚持以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为己任,准确把握大势,科学判断形势,顺应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职前职后融通、教育科研引领、实践取向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江苏省唯一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等均为学校挂设机构。一个以“四基地五中心一智库”架构、互为依托、功能完备的教师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正助力学校在江苏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设有14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涵盖9个主要学科门类。优先发展师范类专业,17个师范类专业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各学科,其中12个专业承担江苏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任务。适度发展非师范类专业,15个非师范类专业紧扣行业企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师范类在校生占比68.7 %,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教学内涵建设扎实推进。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品牌专业1个、重点专业3个、特色专业6个、一流本科课程14门、实践教学中心3个。拥有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优秀创新团队各2个,建有全省教育领域唯一重点培育智库。2013年以来,建有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9门,获评江苏省重点教材18部,获评国家级教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