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2-04 09:48:14文/高考志愿库

从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录取最低分大约在143分到150分,录取位次在46408名到14097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北京录取人数。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2、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4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2009名;

3、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3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6408名;

4、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3690名;

5、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256名;

二、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北京 专科 - - 214

2、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北京 专科 143 42009 215

3、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北京 专科 233 46408 289

4、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北京 理科 专科 174 33690 198
2019 北京 文科 专科 168 14097 111

5、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在北京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北京 理科 专科 150 34256 199
2018 北京 文科 专科 150 15064 199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海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早期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介绍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前身是于1985年5月18日创建的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2001年4月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是具有国家高等学历教育计划内全国统一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在建校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市教委等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首道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位于昌平线地铁沙河站正南方200余米处,周边10余条公交线路纵横交错停靠,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毗邻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外交学院等国家一流名校,具有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 学校占地约120亩,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学校建筑庄重典雅、环境清新宜人、教学设施完善。 学校建有大数据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智慧新零售直播间、民航客机模拟训练舱、影视制作中心、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中心、钢琴室、早教室、感统室、形体室、舞蹈室、化妆室、音乐排练厅、舞蹈排练厅、微机室、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等教育教学设施;建有篮球场、网球场馆、生活超市、学生食堂等设施,为师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的条件保障。 学校文化底蕴丰厚,办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严格,已形成工、经、管、文、艺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国家和首都社会与经济建设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建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和骨干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培训、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推荐就业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充足的校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