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1-18 05:18:58文/高考志愿库

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录取最低分大约在131分到218分,录取位次在46455名到13927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北京录取人数。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2、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3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2023名;

3、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6455名;

4、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3600名;

5、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3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153名;

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北京 专科 - - 96

2、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北京 专科 131 42023 47

3、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北京 专科 212 46455 99

4、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北京 理科 专科 242 33600 26
2019 北京 文科 专科 266 13927 23

5、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北京 理科 专科 235 34153 63
2018 北京 文科 专科 218 15000 73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法律事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现代文秘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心理咨询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新生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浴和卫生间吗
2023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三、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介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北京市团校。1986年7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亲笔题写院名,对学院发展寄予厚望。在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等多次来学校视察调研、现场办公、指导工作。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金鉴、汪家镠、李志坚同志先后担任学院院务指导委员会一、二、三届主任。学院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方向,为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素养好、有一技之长、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新时期新阶段,学院进一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团青工作发展需要,强化政治、青年和人文特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全国一流团青教育培训与研究基地,建设成为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青年人大学。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成人教育学生800余人,共设六个二级学院、一个中心、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和多个研究所,即青年工作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信息传媒艺术学院、现代管理学院(北京青年中科创新创业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分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职业教育与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学院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格局。目前,学院坚持立足需求、集约创新、优化布局、激发活力、提升质量、协同发展的思路,调整办学资源布局,正在全面推进改革, 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效益和整体实力。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现有1 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 个市级高职示范性专业和2 个市级示范。